致辞演讲
  • 朱森第发布东莞调研报告:东莞的承压与求变

    东莞存在四方面压力:一是产能转移;二是外贸出口下降;三是手机产业下滑;四是土地资源受限。东莞在承压下探索方向,即产业生态构建、外贸出口调整、科技创新提速、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协同强化。

  • 郑建邦:促进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

    一方面,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方向盘”,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另一方面,要牢牢牵住改革创新“牛鼻子”,着力深化合作共赢。再就是,要牢牢稳住市场主体“基本面”,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 任爱光:抢占未来产业发展优势刻不容缓

    当前是谋划未来的关键时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优势刻不容缓。从发展方向上,制造业是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从国内外形势看,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赛道、新动能关键,已成各国竞争布局方向。

  • 汪卫华:新材料研发与科技产业化的松山湖经验

    五年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如何与企业合作、如何将先进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实验室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流的研究团队,为其提供资金及宽松的研究环境,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移转化。

  • 敖立:以企业价值为导向推进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与方法论。数字化转型都要以企业的价值为导向。而要判断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不能只看大型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转型成功,才是衡量数字化转型成果的重要标志。

  • 贺铿:减少空置房屋缓解现金流问题

    房地产最大的问题是现金流短缺,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改善:一,政府成立廉租房公司;二,鼓励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个人民营企业家有兴趣做公租房公司买房;三,农村宅基地和农民房子私有化,可自由买卖。

  • 刘科院士:绿色甲醇是长时储能战略

    中国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3亿吨,除以14亿人口,人均7.4吨,三口之家就是22吨,这是天量;碳中和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核心是能源转型,主要是4件事,风能、太阳能、电动车、氢能。

全体大会一:全球产业链重构下的制造业挑战与应对
  • 陈吉红: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限制。特别是高档数控机床和高档数控系统,一直是我国机床产业发展瓶颈。第一是要对标追赶,匠心苦干;第二是创新超越,鼎新巧干;第三是场景牵引,市场导向。

  • 肖耿:香港与东莞优势叠加需采取双总部形式

    在香港设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第二总部在东莞。基于此,该企业可享受香港制度上的灵活性、国际化开放,实现企业通、园区通、服务通,让香港的国际化市场化开放的制度渗透到东莞。

全体大会二: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科创引擎
  • 石莹:科研创新要注重契合企业基因

    企业在科技成果转换落地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企业基因带来的影响。例如,有一些科研创新成果转换地非常快,落地就能成为爆品,但也有一些成果迟迟无法转换,这实际上是与企业的基因深度绑定的。

  • 段誉:从产业里挖掘问题,培育新的公司

    分享三个经验,第一个是从产业里去发现问题,从市场中挖掘需求,而不是从技术出发,拿着锤头去找钉子;第二个是关注中试和量产;第三个是需要诞生更多创新型人才。

  • 王茤祥:四组数字阐述科创引擎

    国家要对各个机构的定位清晰,要对那些做基础研究的机构,给予他们长期稳定的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他们相对自由地在一定周期里去进行探索。应该把一批优秀的人选出来,给予他们相对稳定的支持。

全体大会三:探寻电子信息产业突围路径
  • 蒋学明:通过自主创新构建电子信息产业新格局

    第一,加强自主创新;第二,深入贯彻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第三,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第四,创新和技术开发,关注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化的前景,努力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和性能。

  • 徐赫:电子信息企业走出去 以更高标准衡量能力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无论是产业链条的复杂度、深度、广度及参与度等,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在部分高端精密制造行业,我国的技术及积累与国际领先标准相比还存在差距。

全体大会四:以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制造业价值链
  • 罗仲伟:服务型制造以制造为核心

    制造和服务融合的关键是要真正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供给。任何需求一定是在纯粹服务和制造中间的领域,一定是服务和制造的比例组合,只不过越靠纯粹制造端制造比重越高,越靠纯粹服务端服务比重越高。

  • 金立国:制造业服务化要有指向性

    制造业的服务化就是要对产业链端到端全流程改造,最终目的是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深刻理解行业产业链的特征,找出痛点、堵点,挖掘客户的隐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