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实现“十四五”国防良好开局
今年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起步年。全军要强化责任担当、弘扬实干精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 谢德体:按人头点菜 剩余超过一定量就按双倍付费
- 张志勇:建议进一步降低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金额
- 银行函证收费标准不一 代表建议:纳入政府定价
- 肖亚庆: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 王志刚:“十四五”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将达8%左右
- 全国人大代表李长青:建议适当延长节假日拉动消费
- 政协委员王先进:各地高速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收费
- 人大代表韩德云:建议清理以罚款为目的的电子抓拍
- 外交部长王毅:加快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 降低患者负担,代表委员建议这些药品、筛查纳入医保
- 唐江澎委员:幼儿园养成整理东西习惯远比识字重要
- 苗圩:制造业占GDP比重降得过快 将带来产业安全隐患
- 何立峰: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发展目标
- 刘昆: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阶段性政策适时退出
- 孙国君: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金融市场更加稳健地运行
- 张业遂:中国抗疫合作不为谋求地缘政治目标
- 肖钢:探索符合国情的注册制框架 绩差股炒作降温
- 蔡继明:县城补短板强不能一刀切 要进行功能定位
- 人大代表:商业代孕绝不可放开 女性不是行走的子宫
- 全国政协委员凌振国:将共享两轮出行纳入碳市场体系
- 六位政协委员联合提案建议:加强人脸识别监管
- 全国人大代表叶仁荪:建议中小学体育课“晒课表”
- 张连起:建议扩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比例
- 王建军:构建证券赔先罚后机制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 周洪宇:南方供暖既有必要性也有一定可能性
- 雷冬竹代表:构建罕见病防治体系 促进全民健康
- 全国政协委员石磊:建议在股票市场实施T+0
- 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建议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
- 全国人大代表田春艳:建议延长产假至6个月
- 朱列玉:建议将个税最高边际税率由45%降到25%
- 姜洋:完善财富管理制度 促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
- 全国人民代表姚劲波建议:规范长租房市场健康发展
- 赵海英:引导资金助力碳中和 扩大外币国债发行规模
- 代表朱建弟建议加强监管银行涉上市公司资金池业务
- 董明珠建议提个税起征点至1万元 网友表示:我也建议
- 李彦宏建言加快自动驾驶商用,加强平台数据开放共享
- 民盟中央提案建议建立失信惩戒和食品召回制度
- 张天任建议支持动力锂电池再生利用 促进循环经济
规划纲要草案
-
解读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
退市机制将成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工作方向。而常态化的退市机制本质上是实施全面注册制的配套制度。[详细]
-
2021年金融系统让利展望:大概率不设总量目标 结构性让利将继续
因为宏观经济复苏、LPR调降空间有限等原因,今年大概率不设置总量让利目标,但结构性让利将继续。[详细]
-
2020年政府工作对账单 17项量化任务指标完成
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原定的900万人以上的目标;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分别优于6%和5.5%左右的预期目标。[详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发展目标:GDP增长6%以上 CPI涨幅3%左右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详细】
-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政府建设
- 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力办好自己的事。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谋发展、惠民生。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忌在工作中搞“一刀切”,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
-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外交工作
- 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国防和军队建设
- 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统筹应对各方向各领域安全风险,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完善国防动员体系。
-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港澳台工作
- 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发展取得新成就,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经过五年持续奋斗,“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 刘昆: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适时退出
将着力完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适时退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减免力度,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 何立峰: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发展目标任务
从前两个月看,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制造业PMI保持50%以上,发电量、用电量保持20%以上的增幅,铁路日装车量等货运指数保持10%以上的增幅。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
- 唐仁健: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这些年我国粮食生产保持“17连丰”,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完全能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 肖亚庆: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不仅仅是总量要做大,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同时,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打造新的增长点。
- 王志刚:“十四五”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比重将达8%左右
“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增长70%,基础研究投入翻了一倍。未来将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争取“十四五”时期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8%左右。
- 王文涛:预计今年消费将呈恢复性快速增长
去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9%至39.2万亿元。随着国家对疫情控制持续向好、经济复苏持续向好、一系列对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对今年消费总的判断是呈现恢复性快速增长。
-
解读2021一号文件:巩固脱贫攻坚,确保农产品供应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交汇推进时期发布的一号文件,是新时期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再出发的一号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央一号文件既谋当前又谋长远,对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进行了细致部署,擘画了新时期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新图景。[详细]
-
如何解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中国农村发展从脱贫扶贫阶段向乡村振兴阶段的转变,中央将“十四五”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过渡期,同时在这个阶段也将谨慎推动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加强在农村地区的一系列基础建设。不过,对于在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吸引工商资本、社会人口向农村集聚并稳定地在农村发展,一号文件并无明确涉及,也没有相关的政策建议。[详细]
-
“一号文件”加持 农业保险未来怎么走
《意见》要求,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扩大试点范围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地方财政的负担能力,需要合理确定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负担的保费比例。而对于收入保险而言,保险公司需要承担承保主粮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详细]
-
中央一号文件: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文件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四大方面,具体提出了20多项措施。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文件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详细]





微博互动
[京ICP证0900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40250]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241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